购买建议
![](http://qny.smzdm.com/202105/10/6098f4a4d67394001.png_e600.jpg)
拥有1248W+12V强大输出功率,采用2个8 Pin CPU供电接口, LLC Pro白金架构设计,实测半载效率高达93.139%,在115V试电网环境中通过80PLUS金牌认证。在230V电网环境中实测取得白金效能。主电容选用台系105C/420V高规格电容,2颗并联,长寿命高耐温。断电后保持时间≥16ms,呵护您的机械硬盘保证磁头归位。采用虹冠CM6500(PFC)+CM6901(主控)双芯电路架构。采用“超净锡”执锡工艺,自动沉铜喷锡,2000W级双层PCB,上锡量增加约120%,轻松通过150A/1800W的大电流测试。使用14cm双滚珠轴承风扇,半载时风扇转速维持在800转以下,运转噪音≤28.76dB(A)。查看更多
RTX5090D是一款性能强劲的显卡,NVIDIA官方公布其持续负载下平均能耗为575W。在实际运行测试软件时,如4K分辨率下3DMark FireStrike-Ultra测试最高功耗578W,3DMark TimeSpy-Extreme测试最高587W。而在极限超频且采用液氮冷却等极端手段时,单卡功耗超过1000W,搭配旗舰级处理器等硬件的整机功耗接近1800W。所以在为RTX5090D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电源功率、转换效率、稳定性、接口数量和类型这几方面的因素。功率方面,要确保电源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来满足显卡及其他硬件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一定的余量,以应对硬件在高负载运行时的瞬间功率峰值。...
前言近期英集芯推出了一款基于降压PFC和QR反激架构设计的100W氮化镓电源DEMO,该DEMO基于自家IP2015+IP2006HT+IP2028+IP2723TH全套方案进行设计,支持90-264V宽电压输入以及100W输出,待机功耗小于150mW,效率满足CoC_V5_Tier能效要求。该方案创新性的采用了一颗降压型PFC控制器IP2015,与传统PFC升压电路设计思路相反,其优势在于能够抑制插拔火花产生情况,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此外Eco-step PFC系列将输入电压降低到80V左右后,为后级的电路拓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搭配传统的Flyback拓扑,可降低后级反激电路PCB Lay...
一、写在最前▲英伟达的50系显卡已经面世,理论性能提升不负众望,相对而言功耗爬坡同样惊人。5090官方建议搭载1000W电源,5080稍微低一点也需要850W,不管承认与否,现在的显卡性能跃升有一半是基于功耗强化带来的加成。▲那么高端显卡是否需要使用千瓦电源,答案呼之欲出。这也是我本次装机选择安耐美PX1200W白金全模电源的主要原因,老牌大厂新标准满足当下硬件需求,又具备一定前瞻性和灵活性为显卡升级换代做准备。▲至于当下和前瞻性两个条件如何进行取舍呢?以我个人的习惯,考虑显卡瞬时偏移以及CPU和其他硬件的负载,会把目前所有硬件的能耗控制在电源总功率的60%左右,那么日后升级余量足够,搭配电源...
一、前言 现在的CPU、GPU的晶体管规模都特别夸张,全开的情况下,稳定功耗非常给力。另外就是,因为核心功耗高,其匹配的供电电路的规格都十分夸张,这也导致了CPU和GPU在功耗全开的短时间内,瞬时功耗会特别夸张,这也是intel及时的推出全新的ATX 3.0、ATX 3.1供电规范的原因。但其实,intel的ATX 3.0、ATX 3.1规范在对电源的要求上并太大区别,瞬时峰值功耗依然是100μs的200%,掉电时间上略有差别。 无论是ATX 3.0、还是ATX 3.1,其在最新的规范文件中都统一称为ATX 3,为了满足这个标准,各家电源厂家都花了一定的心思,通过优化电源架构、升级电源用料等...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