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菩提树

菩提树

中文名 菩提树
英文名 Ficus religiosa
名词解释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又称毕钵罗树、菩提榕,是一种桑科榕属(又称无花果属)植物。原产于印度也是印度的国树,在中国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也有。菩提树的别名有:神圣之树、思维树、天竺菩提树、印度菩提树、佛树、觉树、道树、道场树。是佛教三大圣树之一,另外两个是:无忧树、娑罗双树。

形态和习性

天竺菩提树是一种在干燥季节落叶的半常青热带大型乔木,树高可达30米,树干直径可达3米。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

叶子为浓绿色,网状叶脉,表面平滑有光泽,心形,有一个明显延伸的顶端尾尖,是热带植物排水的特征,叶长10-17厘米,叶宽8-12厘米,尾尖长2-5厘米;叶柄纤细,长6-10厘米。托叶掉落后会在枝条上留下环状的托叶环。

夏季时树干上成对出现无梗的扁球形隐花果。隐头花序,雄花、雌花和不育花(瘿花)均生长在同一榕果的内壁,但实际上菩提树是会开花的。果实为直径1-1.5厘米的小无花果,成熟时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

野生的天竺菩提树在幼时多为附生生长,但一般不会发生绞杀现象。 菩提树绞杀其他植物仅有个别报道。

文化意义

佛经中说,若有行者于某一树下成就佛果,即无上菩提,此树即名“菩提树”,因此,“菩提树”对于佛教信众而言就是“圣树”。然诸佛成道其树各别,譬如说:“毘舍婆佛坐娑罗树下、尸弃佛坐分陀利树下、毘婆尸佛坐婆罗树下、拘楼孙佛坐(尸)利沙树下、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迦叶佛坐尼拘律树下、释迦牟尼佛坐毕钵罗树下”成佛。这些树种类及名称原本各不相同,但都因为有行者于其树下成佛,而都被尊称为“菩提树”。慧能和神秀以菩提所做的偈也广为人知:

神秀作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另外印度教、耆那教也认为菩提树是神圣的。

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毕钵罗树因而被尊称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门、头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

供养菩提树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菩提树在佛教文化中备受尊崇。著名的供养菩提树有印度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树、舍卫城祗园精舍内的喜智菩提树(Anandabodhi)、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的阇耶室利摩诃菩提树等。

至今印度菩提伽耶(Buddhagaya) 释迦牟尼佛成佛处的菩提树,依然受到广大佛弟子们热烈的钟爱与景仰,佛弟子们颇有“睹物思人”之感:看见“菩提树”,倍感对“释迦佛陀”思念之情,甚至于好像时空倒转,亲见“释迦佛陀”坐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一般。

这种情节在《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就有记载:我见菩提树,便见于如来。乃至于有国王以希有珍宝“供养菩提树”之事迹。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也有记载:“每至如来涅槃日,诸国王与臣僚都会到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菩提树下,以乳灌洗,燃灯散花供养。”

公元629年许,大唐玄奘法师西行印度抵达释迦牟尼佛成道菩提树下时,亦五体投地,至诚礼拜菩提树,以表菩提树给释迦佛遮蔽阳艳之恩,及对佛陀之感念和追思。

一棵位于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的圣菩提树种植于公元前288年,据说源自释迦牟尼佛在下面觉悟的那棵菩提树,是目前有确定年龄的最古老的人工种植的被子植物。

代替和误认

在热带与南亚热带以外地区的寺庙常用其他树种代替菩提树。中亚热带地区寺庙多用银杏、黄葛树、椴树属树种代替菩提树,北亚热带主要为银杏; 暖温带则用黑弹树、暴马丁香作为替代树种,中温带和高原温带则主要为银杏、暴马丁香。

这些寺院之所以纷纷的使用代替树种而名之为“菩提树”者,就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佛,而对“菩提树”产生“圣树”之心,并借此表达对于“释迦牟尼佛”至高无上之崇敬与思慕之情。

德国柏林的菩提树下大街,德语为Unter den Linden;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菩提树》,德语为Der Lindenbaum。实际上德语的Linde,Lindenbaum是椴树而非菩提树,这可能是早期留学生的误译,延续至今。

菩提茶(德der Lindentee,英linden tea)实际上也是用椴树叶或花泡制,同样因Linde一词的误译而有此错误的中文名称。

毕钵罗树的果子本身柔软,种子则细小,不可能用来做佛珠。最早用作佛珠材料的“菩提子”是无患子树的种子。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维基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