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IEEE 802.3

IEEE 802.3

英文名 IEEE 802.3
名词解释

IEEE 802.3是工作组和工作组制定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标准的集合,该工作组定义了有线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 (MAC)。

这通常是具有一些广域网 (WAN)应用的局域网(LAN)技术。 通过各种类型的铜缆或光缆在节点和/或基础设施设备( 集线器 , 交换机 , 路由器 )之间建立物理连接   。 802.3是一种支持IEEE 802.1网络架构的技术。802.3还定义了使用CSMA / CD的 LAN访问方法。

早期的IEEE 802.3描述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Base2、10Base5、10BaseF、10BaseT和10Broad36等;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0 BaseT、100BaseT4和100BaseX等。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由于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就仅装有 MAC 协议而没有 LLC 协议。

MAC子层的数据封装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封装分为发送数据封装和接收数据封装两部分,包括成帧、编制和差错检测等功能。数据封装的过程:当LLC子层请求发送数据帧时,发送数据封装部分开始按MAC子层的帧格式组帧:

(1)将一个前导码P和一个帧起始定界符SFD附加到帧头部分;

(2)填上目的地址、源地址、计算出LLC数据帧的字节数并填入长度字段LEN;

(3)必要时将填充字符PAD附加到LLC数据帧后;

(4)求出CRC校验码附加到帧校验码序列FCS中;

(5)将完成封装后的MAC帧递交MAC子层的发送介质访问管理部分以供发送; 接收数据解封部分主要用于校验帧的目的地址字段,以确定本站是否应该接受该帧,如地址符合,则将其送到LLC子层,并进行差错校验。

本词条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