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中文名 哈利·波特
英文名 Harry Potter
名词解释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国作家J·K·罗琳(J. K. Rowling)于1997~2007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共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七部。

截至2013年5月,“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已经被翻译成73种语言,共卖出了超过5亿本。英国版由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出版发行,美国引进后做过部分修正由美国学乐出版社(Scholastic)发行,简体中文版由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繁体中文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美国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把这7集小说改拍成8部电影,前6集各一部,而第七集分成上下两部。哈利·波特电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总票房收入达78亿美元。

  • 创作背景

根据作者J·K·罗琳的介绍,这个故事的灵感是1991年她在从曼彻斯特到伦敦的火车上萌发出的。她当时经常在爱迪安堡的一家咖啡馆中撰写第一集小说。

尽管J·K·罗琳一再说明,在开始写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时没有针对特定年龄层读者的想法,但是出版社在出版第一部的时候,显然把读者群定位在9到15岁的青少年。

  •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罗琳把现实社会中的种族主义观点、种族灭绝论等偏见加入了情节中,这些偏见正是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想法。书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魔法师和不会魔法的人(“麻瓜”)的交流。罗琳说她写的7本书,1本比1本多一些黑暗色彩,随着哈利的年龄增长,他的敌人伏地魔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从罗琳出版第5本小说之后,她开始在她的个人网站上面发表一些暗示未来情节的内容。随着系列小说情节的发展,J·K·罗琳的笔调也愈趋老练成熟,加之故事主角哈利·波特不断成长,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风格上,整个系列一直在逐步发展推进至高潮。

《哈利·波特》小说中的善与恶的矛盾对立主要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是以哈利与伏地魔为代表的善与恶的对立,第二条是以哈利自我心中对于恶的抗争作为暗线而展开的。正是因为故事的设定有着哈利的自我抗争,也才使其英雄形象更为饱满。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梦见自己是蛇,伤害了好友罗恩的父亲韦斯莱先生。并且能够多次感知到伏地魔的思维动向。而小说的前半部分以哈利额头上的伤疤为纽带,暗示了他与伏地魔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预示着哈利的思想随时会被伏地魔操控,从而一些恶的思想也无形地暗藏在哈利的身体里,他们之间相通的心灵使得一些恶念有可能驱使哈利做邪恶的事槽。而是否能够战胜自我,战胜心魔却是成就“善”还是成就“恶。的重要区别。哈利最终战胜了心魔,从而回归自我,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他从普通人向英雄人物的转变。这也昭示着作者罗琳对于恶的看法,恶也非完全是与生俱来的,伏地魔也并没有一出生就是一个魔头,他也曾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而哈利虽然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但一些恶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中。怎么样能够克服这样的思想,做到不被恶意支配是罗琳彰显著与恶母题的潜在用意。

小说的现实性还通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所传递的思想得以体现,反映了罗琳女士对于现实社会的思考。小说将马尔福一家为代表的魔法师分为纯种魔法师,他们有着高度的优越感,因而看不起像赫敏这样的非魔法家庭出身的魔法师,并嘲笑她为“泥巴种”。即使是在魔法世界中,也会因为出身的低贱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不论赫敏这类魔法师凭借自己多大的努力、多么优秀,都还是会被遭到纯种魔法师的蔑视。伏地魔所构建的魔法世界的宗旨主要是保留纯种魔法师,对那些非纯种的魔法师进行残忍的杀戮。而相反,以邓布利多校长及哈利为代表的魔法世界兼容并包,他们认为出身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这是对于出身问题的两种思想对立。而在最后的战斗中,哈利一方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伏地魔势力土崩瓦解,这也正预示着小说对于卑微出身而遭遇到不平等待遇仍旧存在于现实社会中间的看法,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思想。现今社会,种族歧视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地区仍然存在。作品的思想对于现实世界具有警醒的现实意义。而罗琳在小说中表现出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即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努力能否取得成功并创造人生的辉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马尔福一家对家养小精灵多比进行各种凌虐和压迫,后来哈利解放了多比,并鼓励多比解放其它家养小精灵,这也折射了作品对奴隶制的强烈批判。

艺术特色

该系列小说是用第三人称模式表述的,以哈利·波特为中心人物,除了第1部、第4部、第6部和第7部的少数内容,全书全程透过哈利自己的视角来表述,这也是读者认为阅读这系列书有亲切感的原因之一。(第5部中,哈利·波特透过“思想”看到黑魔王的情节中,描述的“他”指伏地魔黑魔王。)哈利、赫敏、罗恩是三个重要的人物。书中的主要角色刻画深刻,次要角色也活灵活现。书中也有很多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随着正义和邪恶的对抗不断激烈和明显化,一些人物面临着重要的选择,人性的阴影也被展现出来。

在罗琳为读者呈现情节丰富、内容紧凑的魔法故事的同时,《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也巧妙地继承了欧洲经典文学。这些继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母题的运用和文化寓意的传承。母题也许是文学研究领域最复杂的一个概念,所谓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边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这些母题在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可以说,欧洲经典文学也是罗琳女士创作的源泉。

罗琳在设置童话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从而使得故事更加扑朔迷离。典型代表为斯内普。小说从第一部就烘托出斯内普令人厌恶的反面形象,多次展现哈利与斯内普的冲突,但在整个故事的尾声,才表达出斯内普对哈利诚挚的保护和爱。这样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二部小说中,吉德罗被形容成一个经历丰富的优秀魔法师,但在故事的最后,他却胆小如鼠,并无真才实学,同样形成鲜明反差。第四部小说中疯眼汉穆迪看似和善友好,却是伪装的小克劳奇——伏地魔安插在哈利身边陷害哈利的反面人物,一步一步将哈利逼上绝境。正是有了这样对于传统童话的继承和升华的艺术手法,故事情节才得以进一步推动发展,童话故事更为丰富多彩。

虽然魔法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神奇梦幻的,但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也随时能够找到现实的影子。小说的本身也具有深刻地现实性。小说中对于现实性的具体体现为场景的现实化。哈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英雄的象征,但是,罗琳女士并没有把哈利塑造成—个无所不能、如同神一样的英雄。通过不同的场景,罗琳以哈利自己的口吻和想法表现出他的一些弱点:哈利并不喜欢学习,甚至有时在学习时会偷懒,毕竟哈利作为—个成长中的孩子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进入青春期的哈利对秋·张有好感,赫敏对罗恩的喜欢,这也是孩子们在青春期会经历的过程。小说中哈利有与现实世界中的孩子们一致的共性,这样的共性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之所以能吸引全球致以万计的读者的重要因素。小说通过对场景的塑造,体现了人类型,即共同的人性。

  • 作品影响

第一集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英国原版在1997年6月由Bloomsbury出版。这是一家小型的中立出版社。随后的几个月,这本书大受好评。1997年第一部在英国出版后短短15个月之内销售15万册。登上英国《卫报》、《泰晤士报》等多家图书的畅销书排行榜,并很快获得了斯马尔蒂斯奖、英国图书奖年度儿童图书等几大奖项。该系列前三集都获得了9-11岁年龄组“雀巢聪明豆儿童图书奖”(Nestlé Smarties Book Prize) 。1998年美国学者出版社以105000美元的高价拍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美国的发行权,从此打开了《哈利·波特》系列风靡全球之路。美国引进后做过部分修正(英美语法差异、用词差异、章节增减等)由学者出版社(Scholastic)发行。第四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原版2000年在英国出版的时候比较高调,受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普通新书。同时,皇冠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出版繁体中文版和简体中文版,引起华人区轰动,中文媒体纷纷报道介绍,此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多次订正或重译了个别卷册(即2008年的“哈利·波特珍藏版”和2009年的当代欧美畅销小说系列)。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和第六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更是大作广告宣传,无论是原版在英国,还是其他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国首发,都非常高调,销量也迅速登占各国图书销售排行榜。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拥有各年龄层的爱好者,在有些国家甚至同时出版两个版本——封面设计适合青少年的儿童版和封面设计成熟稳重的成人版——尽管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据哈利·波特官方网站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前四部在英国和美国共销售了1.75多亿册。截至2013年5月,“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已经被翻译成73种语言,共卖出了超过5亿本。在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0年8月推出了前三部的中译本,首印60万册,社长聂展宁在采访中透露仅一年半的时间中,《哈利·波特》图书就销售了7700万码洋,创下建国以来单本图书出版的奇迹。2007年10月28日中文版第七部上市第一天便销售了12500册,又一次刷新了单本图书单日销售码洋纪录。

《哈利·波特》系列的火爆并不仅限于图书市场。时代华纳公司投巨资格将《哈利·波特》投上银幕,2001年第一部电影首映票房达到3.13亿美元,创下了全球400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全球最卖座儿童影片等8项影史纪录。每部票房都呈直线上升。DVD、玩具、电脑游戏和其他衍生商品也随之在全世界热卖。2005年11月18日,哈利·波特童装与电影同步面世,仅港汇广场专卖店一个下午便卖出2200多件,首饰、手表、礼品以及文具用品等都掀起了一股哈迷的抢购热潮。哈利·波特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品牌,据美国《福布斯》杂志估计,其品牌价值己超过10亿美元。

《哈利·波特》以其小说的闻名,一些出现在书中的物品被带进了现实世界,比如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叫做“比比多味豆”的糖果、魁地奇球袍和家养小精灵制作的袜子。

  • 作品评价

点评

《星期日泰晤士报》编辑尼科丽特·琼斯:“哈利·波特”系列已是经典。它很好地利用了儿童文学传统,也使其本身很有深度。儿童图书是否经典的一个标志,在于其是否能对成年人有吸引力。《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显然具备这个特点。同所有的最佳儿童读物一样,“哈利·波特”为那些不失童心的成年人提供了无尽乐趣。最重要的一点是,《哈利·波特》让读者在一个不道德的时代看到了德行的力量。

作家陈丹燕:《哈利·波特》是一部很有文学特质的小说,如果只看一本可能看不大出名堂,但要是读完了全本,就能看出有英国文学和英国历史的传统;而且结构庞大,不是“小开小合”的故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逻辑能力,才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对《哈利·波特》持肯定意见的作家、评论家们认为我们不应一味地拒绝《哈利·波特》而应该思考它对中国作家和文学出版的启示。

“爱可以战胜一切”。这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主题。对于爱,作者首先着重渲染的是母爱,并且渲染得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也正是因为这份母爱的力量,哈利·波特才得以‘大难不死’,在以后的成长中屡屡绝处逢生。其次,作者用浓墨重彩着力铺陈的是友爱。小说中,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个孩子之间生死与共的友谊,对视友谊比生命更为宝贵的青春少年来说,自然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再次是爱情,主要描写的是少年之间的懵懂恋情,写得朦胧含蓄,回味悠长,这也是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争议

反对派批判《哈利·波特》,他们更多地关注作品的传播、对读者的影响等文本外的因素,本质上是对哈利·波特这样一种全球化消费现象的担忧,是对人们在商品化大潮中逐渐迷失自我的恐惧,是敏感的文化先锋们对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向做出的迅速反应。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后工业时代,无论是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还是覆盖面部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能及的,文学作品也走下了高雅的店堂,成为文化产业商品大军中的一员,加上后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经典的形成过程也变得相当复杂,对《哈利·波特》的争论反映了人们对文学商品化的抵制。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热销和“哈利·波特现象”的形成,在部分人看来,完全是一种商业炒作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该作品讲述的是魔法故事,表现了虚幻和邪恶,这样的图书应该远离孩子。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罗琳的写作风格平庸,故事内容重复拖沓。

  • 人物介绍

黄金三人组

哈利·波特(Harry James Potter),该作主角,生于1980年7月31日,是巫师夫妇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的独生子。他是伊诺特‧皮福雷的后裔(在国王十字车站与邓布利多谈话中证实),而书中的反派势力伏地魔,则是卡德马‧皮福雷之后代,因此两人有共同的祖先。哈利有着黑发绿眼,就像他的父亲一样,黑色的头发总是四处乱翘,有着波特家族的飞行天赋。宠物是霍格沃茨钥匙管理员鲁伯·海格在他十一岁生日时赠与的礼物——雪鸮海德薇(Hedwig)。尚在襁褓时被伏地魔企图谋杀,由于母亲牺牲自己施法保护使得伏地魔咒语反弹,他成为历史上唯一在索命咒下生还的人,额头上留有一道闪电形伤疤。在满十七岁时,终于摆脱未成年魔法侦测咒。他发现自己和伏地魔两者无法并存于世之后,就跟从邓布利多的指引,对抗伏地魔,但却成了被伏地魔控制的魔法部通缉的头号不受欢迎人物。后来在第七集最后大战返回霍格沃茨,获得多数教授、学生的支持,并打败伏地魔。

赫敏·格兰杰(Hermione Jean Granger),生于1979年9月19日,出身一个麻瓜家庭。在书中以一个喜好钻研学术及无所不知的聪明女孩形象出现,有时显得独断专行,她的知识在他们许多的冒险旅程中证明有用。她唯一不喜爱的一个主科是占卜学,认为是“不精确”的学问。赫敏到霍格沃茨不久就成为全年级最聪明的学生。她不仅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还记得读过的每本书的内容,并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告诉别人。因此她的求学生涯开始不久就获得了“格兰芬多万事通”的绰号,她因每堂课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乐此不疲而扬名。

罗恩·韦斯莱(Ronald Bilius "Ron" Weasley),生于1980年3月1日,哈利在霍格沃茨最要好的朋友,书中的喜剧角色。韦斯莱家族是古老的纯血统家族,他们都拥有一头火焰般的红发。罗恩的爸爸是魔法部禁止滥用麻瓜物品司的员工,薪金不高,孩子又多,所以罗恩家境不富大多数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很在意这一点。他和哈利是铁哥们,最后和赫敏结婚。

霍格沃兹魔法学校教授

阿不思·邓布利多(Albus Percival Wulfric Brian Dumbledore),变形术教授兼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被公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巫师,哈利最尊敬的人之一。第六卷时为了得到魂器牺牲。

西弗勒斯·斯内普(Severus Snape),魔药课教授,斯莱特林学院院长,哈利六年级黑魔法防御术教授。在莉莉死后就成为凤凰社正式成员,在伏地魔要杀死哈利父母前是食死徒,之后为邓布利多的密探。邓布利多死后升为校长。深爱着莉莉·伊万斯。

米勒娃·麦格(Minerva McGonagall),变形术教授兼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副校长和格兰芬多学院院长,并在最后邓布利多和斯内普死后成为校长。

鲁伯·海格(Rubeus Hagrid),保护神奇生物课教授、猎场看守、钥匙管理员。

奎里纳斯·奇洛(QuirinusQuirrell),哈利一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食死徒成员,企图帮伏地魔偷取魔法石,在最后因为触碰哈利·波特而死。

吉德罗·洛哈特(Gilderoy Lockhart),哈利二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其实是个大骗子,把别的魔法师的成就算在自己身上,然后对对方施用遗忘咒,使对方忘记,后被自己的遗忘咒反弹,住在圣芒戈。

莱姆斯·卢平(Remus John Lupin),哈利三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狼人。当年格兰芬多“劫盗者”四人组成员,哈利·波特父亲的好友,第一次凤凰社成员。

阿拉斯托·穆迪(Alastor Moody),外号“疯眼汉”(MAD-EYE),哈利四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 [18]  。曾是魔法部里十分优秀的傲罗(捕快),大部分的阿兹卡班囚犯都由穆迪逮捕。被食死徒小巴蒂·克劳奇冒充(服用复方汤剂),后被发现,第七卷时在转移哈利的途中在飞行时被咒语击中杀死。

历史人物

戈德里克·格兰芬多(Godric Gryffindor),霍格沃茨创始人之一,格兰芬多学院创始人。

赫尔加·赫奇帕奇(Helga Hufflepuff),霍格沃茨创始人之一,赫奇帕奇学院创始人。

罗伊纳·拉文克劳(Rowena Ravenclaw),霍格沃茨创始人之一,拉文克劳学院创始人。

萨拉查·斯莱特林(Salazar Slytherin),霍格沃茨创始人之一,斯莱特林学院创始人。

阿芒多·迪佩特(Armando Dippet),邓布利多前任校长。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生


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劳斯莱特林
比哈利高年级

珀西·韦斯莱

奥利弗·伍德

弗雷德·韦斯莱

乔治·韦斯莱

李·乔丹

安吉利娜·约翰逊

艾丽娅·斯平内特

肯尼斯·托勒帕特

里夏·石蒂森

凯蒂·贝尔

考迈克·麦克拉根

琳妮

塞德里克·迪戈里

佩内洛·克里瓦特

罗杰·戴维斯

秋·张

玛丽埃塔·艾克莫


和哈利同年级

哈利·波特

特罗恩·韦斯莱

赫敏·格兰杰

纳威·隆巴顿

拉文德·布朗

西莫·斐尼甘

帕瓦蒂·帕蒂尔

迪安·托马斯

汉娜·艾博

苏珊·波恩

贾斯廷·芬列里

厄尼·麦克米兰

泰瑞·布特

曼蒂·布洛贺

安东尼·戈德斯坦

莫拉格·麦克道格

帕德玛·帕蒂尔

莉莎·杜平

迈克尔·科纳

德拉科·马尔福

文森特·克拉布

格雷戈里·高尔

潘西·帕金森

米里森·伯斯德

达芙妮·格林格拉斯诺特

布莱斯·沙比尼

比哈利低年级

金妮·韦斯莱

莱科林·克里维

罗米达·万妮

丹尼斯·克里维

吉米·珀克斯

娜妲莉·麦唐纳

尤安·爱波(尤安·阿克图龙比)

埃莉诺·布兰斯

通欧文·考德韦尔

劳拉·马德莱

凯文·惠特比

卢娜·洛夫古德

史都华·艾克利

奥拉·奎克


未知年级

里切·古

特德米尔扎·罗宾斯

杰克·斯劳珀

维琪·弗罗比舍

杰佛瑞·胡珀

安德鲁·柯克

扎卡赖斯·史密斯布拉德利钱伯斯

迈尔斯·布莱奇

马库斯·弗林特蒙太

阿德里安·普塞

马康·巴达克

波尔德瑞哈珀

特伦斯·希金斯

格雷厄姆·普里乍得

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


食死徒

伏地魔(Lord Voldemort),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Tom Marvolo Riddle),故事的大反派,被称为“史上最危险的黑魔法师”,一般人不敢说这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在后期被下了咒语保护,是杀害哈利父母的凶手。

安东宁·多洛霍夫:食死徒

艾弗瑞:食死徒

多尔芬·罗尔:食死徒

亚克斯利:魔法部官员

奇洛:哈利一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教师,被伏地魔附身并控制,伏地魔被迫离开后死亡

小矮星彼得:把哈利父母出卖给伏地魔的真正凶手,第七部时在马尔福庄园被伏地魔赐给他的银手把自己掐死了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伏地魔的重要仆人,小天狼星的堂姐,杀死小天狼星的凶手

小巴蒂·克劳奇:食死徒,巴蒂·克劳奇的儿子,第四卷假扮疯眼汉被识破,被摄魂怪吸走灵魂,变得生不如死

皮尔斯·辛克尼斯:食死徒,原魔法部魔法法律执行司司长,后任魔法部部长

  • 内容设定

魔法道具

熄灯器、魔杖、老魔杖(接骨木魔杖)、隐形衣、复活石、魂器、魔法石、厄里斯魔镜、活点地图、时间转换器、分院帽、斗篷、披风、羊皮纸、唱唱反调、预言家日报、霍格沃茨特快列车、骑士公共汽车、门钥匙、飞路粉、消失柜、光荣之手、飞路网、窥镜、坩埚、药瓶、记忆球、火焰杯、冥想盆

法术名称

炼金术、阿尼马格斯、幻影移形/幻影显形、黑魔法、黑魔标记、占卜学、赤胆忠心咒、定向咒、障碍咒、Leprechaun Gold、大脑封闭术、蛇佬腔、呼神护卫、统统石化、粉身碎骨、铁甲咒、随从显形、变形术、牢不可破的誓言、尸骨再现、不可饶恕咒(钻心咒、夺魂咒、阿瓦达索命咒)

魔法咒语

(注:这些原著中的咒语实际上是用拉丁文而非英文表示的)

飞来飞去、清水如泉、阿拉霍洞开、急急现形、阿瓦达索命、飞鸟群群、降敌陷阱、速速禁锢、混淆视听、钻心剜骨、消隐无踪、门牙赛大棒、四分五裂、幻身咒、左右分离、快快复苏、速速变大、呼神护卫、飞沙走石、除你武器、终了结束、咒立停、标记显现、火烤热辣辣、复制成双、人形显身、障碍重重、魂魄出窍、水火不侵、速速禁锢、火焰熊熊、金钟落地、摄神取念、倒挂金钟、移动、腿立僵停死、荧光闪烁、云咒撤回、移形幻影、诺克斯、一忘皆空、兰花盛开、收拾、佩斯奇皮克西 佩斯特诺米(无效咒语)、统统石化、给我指路、门托斯(使物体变成门钥匙)、闪回前咒、盔甲护身、统统加护、悄声细语、速速缩小、粉身碎骨、力松劲泄、恢复如初、麻瓜屏蔽、咧嘴呼啦啦、滑稽滑稽、平安镇守、清理一新、神锋无影、乌龙出洞、无声无息、声音洪亮、昏昏倒地、塔郎泰拉舞、旋风扫净、不可标绘、瓦迪瓦西、羽加迪姆勒维奥萨 (漂浮咒)、滑道平平、幻形石板、闭耳塞听、锁舌封喉、万弹齐发、尸骨再现、愈合如初、降敌陷阱、XX飞来(在飞来前加上物品)

魔法药剂

福灵剂、曼德拉草恢复剂、生骨灵、复方汤剂、吐真剂、狼毒药剂、补血药、长生不老药、迷魂药、镇定剂、活地狱汤剂、呼吸草

职业称谓

校长、级长、男生学生会主席、傲罗、见证人、勇士(代表各自学校参加三强争霸赛)、食死徒、泥巴种、麻瓜、哑炮、男魔法师/女魔法师

游戏活动

高布石游戏:类似弹子球的魔法游戏,石头会喷出很臭的液体溅到输者脸上

魁地奇:魔法界最热门的游戏

魔法师棋:规则和国际象棋类似,但可以用语言控制棋子,棋子可以互相打斗

室内乐: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邓布利多最爱

十柱滚木球戏:邓布利多最爱

课程学科

天文学、算术占卜学、保护神奇生物学、魔咒学、黑魔法防御术、占卜学、飞行课、药剂学、魔法史、麻瓜研究学、魔药学、古代如尼文研究、变形术

神奇生物

妖精、马人、狼人、夜骐、人鱼、凤凰、独角兽、家养小精灵、摄魂怪、挪威脊背龙、中国火球龙、瑞典短鼻龙、匈牙利树蜂龙、威尔士绿龙、鹰头马身有翼兽、火螃蟹、人头狮身龙尾兽、炸尾螺、弗洛伯毛虫、打人柳、曼德拉草、媚娃、食尸鬼、爱尔兰小矮妖、地精

地点

国王十字车站、魔法部、禁止滥用魔法司、禁止滥用麻瓜物品司、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破釜酒吧、傲罗指挥部、神秘事务司、咿啦猫头鹰商店、丽痕书店、古灵阁魔法师银行、翻倒巷、对角巷、摩金夫人长袍专卖店、阿兹卡班监狱、布斯巴顿魔法学校、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密室、霍格莫德村、三把扫帚酒吧、猪头酒吧、蜂蜜公爵糖果店、有求必应屋、尖叫棚屋、公共休息室、禁林、陋居、戈德里克山谷、格里莫广场12号

食物饮料

酸棒糖、苹果饼、比比多味豆、黄油啤酒、金丝雀饼干、锅形蛋糕、巧克力坩埚、巧克力蛙、蟑螂堆、吹宝超级泡泡糖、蛋奶酒、冰糕球、生姜蝾螈饼干、甘草魔杖、火星棒、火焰威士忌、猫头鹰食、南瓜馅饼、岩皮饼、糖羽毛笔、会尖叫的糖耗子、胡椒小顽童

注:本词条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