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

中文名 人机交互
别名 人机互动
英文名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uman–machine interaction,HCI,HMI
名词解释

人机互动(英文全称: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缩写:HCI,或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缩写:HMI),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

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的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小如收音机的播放按键,大至飞机上的仪表板、或是发电厂的控制室。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包含用户对系统的理解(即心智模型),那是为了系统的可用性或者用户友好性。

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 MMI: man–machine interface或人机交互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face或human–machine interface)大量运用在工业与商业上,简单的区分为“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两种,输入指的是由人来进行机械或设备的操作,如把手、开关、门、指令 (命令)的下达或保养维护等,而输出指的是由机械或设备发出来的通知,如故障、警告、操作说明提示等,好的人机界面会帮助用户更简单、更正确、更迅速的操作机械,也能使机械发挥最大的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而当前市面上所指的人机界面则多是狭义的指在软件人性化的操作接口上。

交互模式

交互(Interaction)至少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用户(User),一个是系统。

Norman的交互模式

在人机交互的领域里,Norman的交互模式或许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模式了,Norman的交互模式被区分成两个主要的阶段:“运行”(Execution)和“评估”(Evaluation),还可以进一步被区分成七个部分:

  • 订立目标

  • 组成意图

  • 标明行动顺序

  • 运行

  • 观察系统

  • 诠释系统状态

  • 评估

其实以计算机而言,计算机交互主要意义是以用户为考量,而不是从设计者的概念模型去切入,如何让用户能控制系统的顺序、速度,怎么注意信息,都是人机交互中所关心的。

人机交互的关键在于用户了解了计算机能替我们做些什么,及如何处理信息,我们就可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技术领域,所以一个成功的交互系统指人们告诉计算机如何去工作,而不是在技术上打转。

计算机界面的设计不光是单向的,而是设计者必须重视用户的反馈,并且进行调整,运用适当的设计,比如美工图案菜单或是简易的操作,让用户可以轻松的满足自己的需求,有效率的运行工作,才能让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

概念模型

设计者或其他相关工程人员,所共同设计的操作接口称为概念模型。用户并无法直接与设计者进行对话,也鲜少透过说明书准确而有效地了解设计者的概念;透过与接口的交互,进而对该设计产品的功能及操作所形成的了解,则称为用户对于该产品所形成的心智模型。

一般而言,用户的心智模型是在使用中自然逐步形成的,同时,借由与系统不断地交互,用户会不断改正其心智模型。如果到了最后,用户的心智模型与设计师的概念模型能一致或相当接近,那么,接口设计就算是相当成功了。

概念模型可分为依据活动所设计或对象所设计的两种导向。想要设计出具有使用性的接口,必须要了解活动的类型,以及人们在当前的工具中发生了什么问题。

活动型概念模型

根据活动所设计的概念模型可分为四类:

指令型(Instructing)

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简单有效率,例如DOS操作系统及word。

对话型(Conversing)

系统与用户进行对话,双向交互,但容易发生系统误解用户的状况,或是造成电话语音系统单向交互的问题。

操作导航型(Manipulating & Navigating)

让用户用最自然的直觉去操作接口,如苹果开创的图形化操作系统,还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都属此类型的设计。

搜索浏览型(Exploring & Browsing)

用户依此系统搜索信息,如google等搜索引擎及门户网站。

对象型概念模型

面向对象的概念模型将重点放在处于某些特定背景情境下使用的特定对象,它往往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极为类似。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维基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