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黑釉瓷

黑釉瓷

中文名 黑釉瓷
英文名 Black-glazed Porcelain,Hēiyòucí
名词解释

黑釉瓷是传统瓷器釉色之一,出现于东汉时期。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左右,如将釉层加厚到1.5毫米时,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

历史各时期的黑釉瓷比较黑釉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但当时的釉色为深褐绿色乃至黑色,釉层也薄厚不均,常有蜡泪痕,并在器表的底凹处聚集着很厚的釉层。早期烧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黑釉釉料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东汉、东晋等早期黑釉都属石灰釉。唐代以后,基本上都改用石灰碱釉。就黑釉的品种而论,可以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油滴、兔毫、玳瑁、麻酱釉等,即属花色黑釉。

在现在,黑釉适用于工艺瓷,日用瓷,陶瓷酒具等装饰;广泛使用于强化瓷骨质瓷、软质瓷、硬质瓷、日用瓷、建筑瓷等瓷种的釉上装饰;以及陶瓷烤花,玻璃装饰,玛赛可,品种有大黑釉,孔雀绿,艳黄系列产品等。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相关分类

相关品牌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