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中文名
英文名 Thorium
名词解释

钍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钍经过中子轰击,可得铀-233,因此它是潜在的核燃料。金属钍带钢灰色光泽,质地柔软,化学性质较活泼。钍广泛分布在地壳中,是一种前景十分可观的能源材料。

钍为银白色金属,暴露在大气中渐变为灰色。质较软,可锻造。熔点1750°C,沸点4790°C,密度11.72克/厘米3。在1400℃以下原子排列成面心立方晶体;当加热达到此温度时,便改为体心立方晶体。

钍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溶于稀酸和氢氟酸,溶于发烟的盐酸、硫酸和王水中。硝酸能使钍钝化。苛性碱对它无作用。高温时可与卤素、硫、氮作用。钍是放射性元素,自然界的钍全部为232Th,其半衰期约为1.4×10e10年。所有钍盐都显示出+4价。在化学性质上与锆、铪相似。除惰性气体外,钍能与几乎所有的非金属元素作用,生成二元化合物;加热时迅速氧化并发出耀眼的光。钍是高毒性元素。

1815年,贝齐里乌斯从事分析瑞典法龙(Fahlum)地方出产的一种矿石,发现一种新金属氧化物和锆的氧化物很相似。他用古代北欧雷神Thor命名这一新金属为throine(钍),给出它的拉丁名称 thorium和元素符号Th。由于贝齐里乌斯是当时化学界的权威,所以化学家们都承认了它。可是,贝齐里乌斯在10年后发表文章说,那个称为thorine的新金属不是新的,含它的矿石只是钇的磷酸盐,他自己撤销了对钍的发现。

到1828年,贝齐里乌斯分析了另一种矿石,是由挪威南部勒峰岛上所产的黑色花岗石中找到的,发现其中有一种当时未知的元素。仍用thorine命名它。现明确,这种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钍ThSiO4。因此钍是先被命名后被发现的。

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内(例如独居石和钍石),通常与稀土金属连系在一起,天然存在钍的是质量数为232的钍同位素

世界各国已探明的独居石储量达几百万吨。随着各国对钍矿的勘探力度的加大,钍的探明储量也在一直增加。截至2000年,全世界独居石产量约78万吨。巴西是最大的钍资源国,其次是土耳其,加拿大和美国。

我国钍资源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20多个省和地区都已发现具有相当数量的钍资源。2005年中国科学院的资料显示,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钍储量约为22万吨,占全国钍矿产储量28.6万吨的77.3%。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