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黑珍珠
是Pinctada Margaritifera珍珠贝孕育出的晶体。大溪地黑珍珠是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亚境内盐湖的特产,珍贵异常,享有皇后之珠和珠中皇后的美誉。
珍珠本身是由一种珍贵的黑碟蚌(一种只限生长于天然、无污染的玻利尼西亚水域的稀有蚌类)养殖出来,其不同程度的灰色中,带有不同的幻彩颜色,因而令珍珠更与别不同。
加上其养殖环境,及采珠过程的要求非常严谨,每一百个获殖珠的黑碟蚌,只有五十个能成功培殖出珍珠,当中更只有五颗是完美无瑕的,因此每颗珍珠都珍贵无比。珍珠层厚度占表面厚度的80%以上,由霰石构成,包含有机物质和碳酸钙,不会显现出内部胞核。只有这些珍珠才有权在贸易中使用“大溪地养殖珍珠”这个名称。
在大溪地黑珍珠进入市场的初期,因为市面上早有白珍珠被人工染成黑色或灰色这一现实作为竞争,反应并不热烈。但随着美国宝石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正式公认大溪地养殖珍珠的天然色泽,和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开始使用“大溪地人工养殖珍珠“这个商业名称,它的国际知名度便大为增进。
因为大溪地黑珍珠的培植很困难,养殖珍珠贝的过程很长且易死亡,加上天气和水质等因素的影响,成品十分罕见。大溪地黑珍珠的质量等级有五项标准,分别是体积、形状、颜色、皮光和纯洁度。
珍珠的大小一般按直径划分为以下六个等级:
厘珠: 2.0mm≦直径≦5.0mm
小珠: 5.0mm≦直径≦5.5mm
中珠: 5.5mm≦直径≦7.0mm
大珠: 7.0mm≦直径≦7.5mm
特大珠: 7.5mm≦直径≦8.0mm
超大珠: 8.0mm≦直径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