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音韵学

音韵学

中文名 音韵学
别名 声韵学
名词解释

音韵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学科,是广义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

音韵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声和韵的学问。当然,汉语情况特殊,除了声和韵之外,还有调。不过,古人并不了解调是一个独立的要素,而是把它放在韵里,所以没有把这门学问叫做声韵调学(听起来也挺别扭的)。现在,让我们来跨进音韵学的大门,第一步,自然是要了解它的研究对象:声,和韵。 声,或者叫声母,也叫子音,这些其实都是一个概念的多种说法。外语中似乎没有对应的说法。在汉语中,声母特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音素。不过这个解释也并不是很全面,因为有零声母的说法。一种经常性的误解是把声母理解成为辅音,其实,辅音未必是声母(比如“帮”这个字最后的一个辅音ng),当然反过来,声母也未必是辅音,比如“音”这个字,"in",它开头并没有辅音音素,一般就称之为零声母(没有声母)。不过古人认为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在后面要提到的三十六声母中,影母就是零声母。

韵的概念就更复杂了,音韵学中的韵和韵母也不是一个概念。当然,熟悉语言学的人知道韵母和元音的区别,这里还是提一下,韵母未必由元音组成。“男”nan,韵母是an,n这个音素是辅音,然而仍然是属于韵母的范畴。有时候韵母甚至可以完全是辅音,比如广州话“五”读ng,这个ng就是韵母。韵母在汉语中就是指一个音节除了开头的声母之外的所有音素的总和。但中国古代所说的韵,和韵母却又不是一个概念。

韵的来源是格律诗的需要,可以在一起押韵的字就称为同韵的字。同韵的字未必同韵母,这是因为押韵的时候是只要韵腹韵尾相同就可以押韵,韵头纵有差异,也可以不论,比如家jia就可以和瓜gua押韵,而两者的韵母自然不同(一个是ia,一个是ua)。反过来,同韵母的字又未必同韵,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中国格律诗的押韵,光韵腹和韵尾相同尚且不够,关键的一条是声调还必须相同,这样不同声调的字就不可能同韵了。所以,我们在提到韵这个概念的时候,一般认为它是指包括韵腹和韵尾以及声调加在一起的一个概念。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相关名词

相关分类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