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铜胎画珐琅

铜胎画珐琅

中文名 铜胎画珐琅
别名 画珐琅
名词解释

铜胎画珐琅又称“画珐琅”,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在铜质胎体上涂敷釉料,经烧结、彩绘、抛光、镀金而制成的金属工艺品。清代,西洋珐琅从广州传入中国,广州生产的珐琅俗称“广珐琅”,是朝廷的贡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画珐琅 。

起源:清代康熙年间,欧洲彩绘珐琅工艺品,传入我国宫廷,旋即受到皇室们的喜爱。康熙五十七年,宫廷在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设珐琅处,逐渐把我国的烧瓷制作推向高潮。铜胎画珐琅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15世纪末,法国中西部的里摩居,以制作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的重镇,初期制作以基督教为主题的器物,后来逐渐制做成装饰性的工艺品。随着东西贸易的发展,西洋制品开始涌入。因广州在清代属于我国唯一对外开放门户,西洋珐琅由此先传入广州。

特色:铜胎画珐琅带有独特的西式风格,富有绘画趣味,故又称“珐琅画”。造型典雅,纹饰细腻,色彩清秀。从工艺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胎体錾花配饰;一为不錾花配饰。前者属高级艺术品,后者为普及品。产品大多数为实用的瓶、盘、碗、罐、碟、盏,或盘套的酒具、烟具;少部分则是炉、 鼎、斝、爵、熏、挂屏、插屏等装饰品。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