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止汗剂

止汗剂

中文名 止汗剂
英文名 Antiperspirant
名词解释

止汗剂(Antiperspirant)是用来保持干爽的一种个人护理产品,一般用于人体腋下等易出汗的部分。止汗剂和香体剂常常被混用,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

止汗剂 (Antiperspirant)有两重功能:减少流到皮肤表面的汗量,并抑制引起体味的细菌繁。香体剂 (Deodorant)的区别在于,只抑制细菌繁殖来减少汗味体味, 但不能减少汗水流量,所以没有干爽效果。香体剂和止汗剂大多都含有香水成分,所以也常常被误会成香水替代品,但实际上止汗剂的效果是远远不止于香味而已的。

市面上的止汗剂通常有喷雾、走珠和凝膏等三种类型。

主要成分

止汗剂的止汗功能源自其抑汗活性成分 - 这种活性成分多为铝盐(Aluminium salts),或锆盐 (Zirconium Salts). 有两种铝盐被广泛地应用于止汗剂产品,其一是氯化羟铝(Aluminium Chlorohydrate ACH) 。氯化羟铝有易溶于水的特性。

止汗剂中还含有其他非抑汗活性成分,这些辅助成分包括润肤剂(如甘油,植物提取油),乳化剂,香水成分和气雾推进剂(使用在喷雾中的气体)等。

铝盐类成分在接触皮肤表面后,会溶解于皮肤表面汗液或水分 [或类似于铝盐吸收了水分],从而变成啫喱状。这个过程大大减少了分泌到皮肤表面,以水的形式存在的汗液流量。由于洗浴等日常动作,吸收汗水的铝盐成分会从皮肤表面分离,所以流汗量又会恢复正常。氯化羟铝本身,除了抑汗作用外,也是一种抑菌成分,所以含有氯化羟铝的止汗剂,同时可以抑制汗味/体味,因为汗味/体味的来源主要是细菌分解汗液中蛋白质而产生的代谢物

止汗剂只能作用于皮肤表面。研究表明, 在使用20%氯化羟铝溶液于小汗腺(Eccrine Gland)时, 其作用深度不会超过角质层(Stratum Corneum)。由于角质层的新陈代谢,铝盐类成分的剥离,止汗的功效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功能

除了减缓汗液分泌到皮肤表面的速度外,使用止汗剂并不能对人体热平衡起到影响。当外界气温升高,人体需要通过排汗来降温时, 止汗剂的使用不会使全身热平衡过程受阻。

人体的排毒过程主要由肝肾来进行,与止汗剂没有关系,因此,对于止汗剂影响人体排毒或新陈代谢的看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历史

世界上最开始的止汗剂品牌为MUM,十九世纪末费城被发明,并获专利。 发明者的名字已被历史掩埋,而MUM品牌也换了名字。更现代的止汗剂在1941年1月Jules Montenier医生发明。二战以后止汗剂品类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

常见类型

就产品形式来言,喷雾类和走珠类止汗剂为比较常见的二大类。就产品效果来言,没有概论,由产品自己的成分含量来决定。

  • 喷雾类止汗剂:氯化羟铝是喷雾类止汗剂的主要活性成分。除活性成分外,压缩气体为其承载媒体,铝盐成分为粉末状悬浮。由于定热膨胀的原理,压缩气体喷出来会有一定程度降温,给于喷雾类止汗剂一种清凉感,但也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喷洒。存储或使用喷雾的时候需遵循产品说明。

  • 走珠类止汗剂:走珠止汗剂为透明或乳液状,其承载媒体为水或酒精等液体,氯化羟铝活性成分以或溶液或悬浮液存在。

喷雾或走珠,只是活性成分的承载方式不同,最终的效用是类似的。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