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种植体系
诺贝尔是瑞典使用的早期种植牙系统,它适用于不同的骨骼类型,采用锥形体和可变螺纹设计,计算机模拟确定种植体的精确位置,制作指导手术的可视化计算机模板,逐步扩展,医生的操作和应用非常简单。由1952年Branemark教授在瑞典发现了纯钛材料的骨整合现象并创建了全新的理论。
诺贝尔种植系统由创始人Branemark教授而得名,Branemark教授,1929年5月生于瑞典,后就读于瑞典隆德大学,195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63年,Branemark教授成为哥德堡大学的解剖学教授。20世纪60年代,Branemark教授领导的团队在进行骨髓腔内微血管血流状态这一研究课题中,首次提出口腔植入体使用高纯度的钛金属代替以往的黄金贵金属成为新的植入材料,随后开展的动物体内实验发现,动物骨组织与植入的纯钛植物结合得异常牢固,形成了一个的整体。基于此项研究结果,Branemark教授创立了全新的骨结合理论:即人体活的骨组织与钛种植体之间发生牢固、持久而直接的结合。该理论的确立在种植体领域掀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
1982年在多伦多召开的牙科种植大会上,Branemark教授向与会者展示了世界第一例成功种植牙临床病例,获得了与会者广泛的关注和称赞。接下来,Branemark教授及其团队又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发表200余篇关于纯钛种植体的论文和专著,并据此确立了种植外科手术的基本流程,特别是Branemark教授首次研制并应用的两段式、根型螺纹状Branemark种植体,更是获得了迅速且广泛的认可,成为种植体的新标准。
诺贝尔种植主要有三个比较常用的系统,分别是诺贝尔PCC、诺贝尔Replace和诺贝尔Active。
诺贝尔PCC:PCC型号设计与应用都非常简单,是个平行壁植体,初期稳定性还是可以,和瑞士的ITI植体差不多。
诺贝尔Replace:采用的是锥形主体设计,和自然牙根的形状相似,有着极高的初期稳定性,适合牙周情况不太理想、牙槽嵴高度不平整等,并且也具有即刻种植修复和负重的功能。
诺贝尔Active:体部及螺纹设计可以在植入时获得很高的初始稳定性,可以即拔即种和即刻负重,在种植过程中可以调整位置方向用来达到最合适的位置。对技术要求较高,适用即刻种植修复和即刻负重、骨量不足的、适合前牙美学种植需求的人群。
目前,诺贝尔种植体已经实现智能数字化,全面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通过电脑自动化处理患者的口腔三维CT数据,制作出可视化的“手术导板”,患者可以预先看到准确的手术模型和种植效果。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