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油焖大虾

油焖大虾

中文名 油焖大虾
英文名 Braised Prawns
名词解释

油焖大虾是山东省的一道特色名菜,属于鲁菜;该菜品的主要食材为清明前渤海湾的大对虾,使用鲁菜特有的油焖技法。这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名菜,鲜香甜咸四种味道相辅相成,回味无穷。近些年流行的油焖大虾是起源于湖北潜江的鄂菜,使用的是淡水的鳌虾(俗称小龙虾)制作,与鲁菜的油焖大虾不同。

典故记载

清代山东学者郝懿行所著《记海错》一书载,渤海“海中有虾,长尺许,大如小儿臂,渔者网得之,两两而合,日干或腌渍,货之谓对虾。”山东海域所产对虾占全国总产量的2/3。此菜选用正是这种大对虾,身长15至20厘米,晶莹饱满、体形硕大、头部长满虾脑,滋味最佳。

在鲁菜中,油焖是主要以调味油和调料汁进行焖制成菜的一种方法。焖制时加汤量比其他焖法要少,焖制时间要短,初步熟处理一般采用煸炒或油炸的方法。 油焖要求原料鲜嫩易熟,成菜色泽浅红油亮。

菜品发展

油焖大虾使用的主料是螯虾。中国大陆原有3种螯虾,原产于东北寒温带区,隶蛄属。华北华东于20世纪40年代引进了原产于北美的克氏原螯虾,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强,分布范围显著扩大。80年代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澳螯虾。淡水产的各种螯虾许多种有经济价值,可供食用。人工养殖发展很快。

江汉的大虾属于螯虾,一种淡水虾,和澳洲淡水龙虾是亲戚。六十年代初,江汉平原灭血吸虫,引进这种虾是为了消灭血吸虫的寄宿体——钉螺,从天津一带引进这种虾,投放在江汉平原一带的水域。这种虾繁殖能力很强,吃虾盛行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那时只吃“虾球”,很少整只吃。“五七油焖大虾”的由来一般的说法是江汉油田五七钻前“小李子油焖大虾”最先做的,后来钻前家属区一带的所有餐馆都开始做这道菜,“五七油焖大虾”由此得名并盛行至今。由于当地居民反映吃虾严重扰民,由江汉油田管理局有关部门和五七地区几家单位协调,在五七俱乐部后面集中兴建小吃一条街——“五七油焖大虾美食城”。

传统的油焖大虾比潜江的“五七油焖大虾”更偏重于健康和养身,经过几年的沉淀,在营养健康和口味口感上达到极致,即保持了原料虾的营养最小的流失水平,又在口味口感上适应众口难调的食客。

由于“五七油闷大虾”口味偏重,放入的香辛料和中药并不适合所有人体质,在江汉油田百姓中早已不用这种过时的做法,江汉油田老百姓家中的餐桌上,更多的是用蒜蓉、鹌鹑蛋或土豆、少量花椒和辣椒制作的口味轻,龙虾香气更纯正的新式”油焖大虾“,适应了当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潮流。菜品色泽枣红亮丽,味香飘逸,鲜嫩微甜,油润适口,是著名的美味佳肴。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相关分类

相关品牌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