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交通锥 (一种隔离警戒设施)

交通锥 (一种隔离警戒设施)

中文名 交通锥 (一种隔离警戒设施)
别名 锥形路标,锥形筒,红帽子,方尖碑
名词解释

交通锥,又称锥形路标、锥形筒、红帽子、方尖碑,是一种道路交通隔离警戒设施。执行JT/T595-2004《锥形交通路标》交通行业标准。立体交通锥,是一种截面为正六边形的锥形路标,重量可达4500g,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

一般用于进行工程、发生事故时提醒用路人,以保证工程人员及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或者于交通改道、人流和车群之分隔或汇合使用。但在其他情况下,日常的交通分隔、汇流则会使用可携带性较低的“永久性”道路标示/标识。

最早的交通锥可追溯至1914年由 Charles P. Rudebaker所制造的混凝土交通锥,而从近代起,交通锥则采用热塑性塑胶或橡胶并配以鲜艳的警示色便于道路使用者在远距离观察,经回收的聚氯乙烯也能用于制造交通锥。除了交通锥之外,安全岛灯也能够提供相类似的功能。

典型的交通锥是带萤光的红、蓝、黄、绿等警示色之锥形或柱形的路标,大多是由合成树脂制成,为增加驾驶者对其可视度,交通锥一般会附加反光带条。

另外,由于热塑性塑胶耐用性低,有可能通过长期使用氧化或在寒冷气候下会损坏。为解决这种问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的交通锥开始在寒带地区大量采用。EVA稳定性良好、抗老化和耐臭氧强度好、无毒性,因此在寒冷的天气破损率是甚低的。有些交通锥以弹性材质制作,即使遭辗压也不易破损,且能自动回复原状。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