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动画
|
|
||||
|
|
3D动画又称三维动画,是在数字二维动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虚拟的空间来表现立体的系列画面。
3D动画是数字技术的尽情体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视听方面的新感觉,更以其逼真生动的视觉效果、清晰稳定的动态显示,营造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人类想象空间。可以说,数字三维动画作为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现代电脑高新科技与艺术设计领域的结合体,是科技文明与艺术文明同步发展、和谐适应、相互促进的实践成果。
历史发展
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Fleischer Studio制作了几幅具有广泛立体3D背景的卡通,其中包括Popeye,Betty Boop和Superman的卡通。
在1950年代初期至中期,只有一半的大型动画电影制片厂进行了尝试,制作传统的3D动画短片。沃尔特·迪斯尼工作室为电影院制作了两种传统动画,分别是立体3D的缩写。音乐历险记:旋律(1952)和唐老鸭卡通作品《花生工作》(1953)。华纳兄弟公司只制作了3D单卡通片:由宾尼兔(兔八哥)主演的Lumber Jack-Rabbit(1953)。著名工作室以3D方式制作了两部卡通作品:《大力水手》卡通《大力水手》,《太空王牌》(1953年)和《卡斯珀的友好鬼魂》卡通Boo Moon(1954)。沃尔特·兰兹工作室(Walter Lantz Studio)制作了伍迪·啄木鸟( Woody Woodpecker)漫画《催眠的希克》( Hypnotic Hick)(1953),由环球影业发行。
从1950年代后期到2000年代中期,影院几乎没有制作3D动画。尽管有几部电影使用了3D背景,《追星者:奥林传说》是个例外。
CGI动画电影可以通过使用两个虚拟摄像机呈现为立体的3D版本。定格动画3D电影是用两个类似于真人3D电影的摄像机拍摄的。
在2004年,Polar Express(极地特快)是第一部3D立体计算机动画动画片。3D版本仅在Imax影院中发行。2005年11月,华特迪士尼影业娱乐公司发行了数字3D格式的Chicken Little(四眼天鸡),这是迪士尼第一部3D CGI动画电影。电影在后期制作中从2D转换为3D。nWave Pictures的《 Fly Me To the Moon 3D》(带我飞向月球)(2008年)实际上是为第一部3D动画电影,并且在全球数字影院中以3D形式独家发行。从那以后,没有其他动画电影仅以3D发行。梦工厂的第一部3D电影《怪兽大战外星人》(Monsters vs Aliens)随后在2009年推出,使用了一种名为InTru3D的新数字渲染过程,这是由英特尔开发的,用于创建更逼真的3D动画图像。InTru3D不用于在影院放映3D电影;它们以RealD 3D或IMAX 3D形式呈现。
部分电影
《玩具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总动员系列电影)《飞屋环游记》、《冰川时代》系列、《马达加斯加》系列、《功夫熊猫》系列、《驯龙高手》系列、《精灵旅社》系列、《小黄人大眼萌》系列、《雪人奇缘》等
【参考来源:MBA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