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Z8配色方面拥有星野青,月瓷白,曜夜黑三种。外观方面采用一体磁浆工艺,更加贴合手感,背板采用釉面凝光工艺,抗老化不易变色。整机厚度仅有8.79mm,重200g,带来轻盈手感。性能方面:采用天玑8200处理器,搭配满血版LPDDR5内存和满血版UFS3.1组成性能铁三角。存储方面:拥有8GB+256GB、12GB+256GB、12GB+512GB版本,全系支持8GB运存拓展,多开不卡顿。
屏幕方面:搭载6.64英寸全面屏,屏幕分辨率2388x1080,全系标配LCD屏幕,硬件级低蓝光,全局DC调光,全局护眼模式,120Hz七档变速刷新率,1200Hz瞬时触控采样率,100%P3色域。摄影方面:后置6400万像素,采用新一代OV64B超清主摄,支持OIS光学防抖,前置1600万像素。并支持超级夜景模式。充电方面:全系标配120W迷你充电套装,支持兼容PD65W协议。
其他方面:支持最新的Wi-Fi6增强版,封闭式立体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3.5mm耳机孔,侧边指纹,快速启动。全场景NFC、蓝牙5.2,红外遥控,支持反向充电。散热采用3K大面积VC均热板,面积达25026mm²。高性能天线布局,横握竖握都可以,预测弱信号区域,连接更优网络。配备5000mAh电池。
您的账号由于违反《什么值得买社区指导原则》,目前不能发布晒物。
欢迎您为该产品撰写点评,请基于产品本身品质进行讨论。灌水、辱骂、黄牛等内容的留言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 上传图片
图片限5张,5MB以下的jpg、png格式的图片。
手持Z8,对我来说Z9是有点反向升级的, 一个是屏幕从LCD变成了OLED屏,当初就是奔着LCD选的Z8。 另一个就是3.5mm接口砍掉了,只有z9x有3.5,其余两个机型都没有3.5mm接口。 还有就是快充,从120W快充砍到了80W,不过电池容量相应增大了就是。这三点都是我当初选Z8时看中的点,结果都反向升级了,亮点都砍完了。
入手原因因为之前跟随了我两年半的iQOO Neo3丢了(本来想的是换个电池和新的后盖(摔碎了)接着战一两年的),所以不得已要换新机。 又因为手头预算有限,个人偏好上又是想要台LCD屏的手机而且要有3.5mm,所以选来选去最后1.3k入手了这个的12+256的版本毕竟本身LCD屏可选的就不多,然后首先SOC性能能满足我需求的好像就一个红米note12tp、荣耀X40GT还有OPPO K10跟其一加马甲Ace竞速版。除了因为是三条八而且没3.5最先被排除的X40GT,剩下几个MTK平台的机子里边因为系统使用习惯还有当时找到的价格原因,那就接着选同样是iQOO的Z8了目前一些使用感受首先得说这感受肯定是我主观的,对比以前的neo3的地方因为原来的已经丢了肯定没办法直接对比,只能靠印象。首先先说屏幕吧,Z8的屏幕应该本身是之前提到那几台LCD屏机子里最捞的那个。实际的话,首先得说我这摸奖是翻车了,左侧看偏蓝右侧看偏红,这个华星的屏观感上和原来那台neo3上边的天马屏差了还是不少。但是因为基本不影响使用加上我确实也不想再等换机了就不不想折腾了(丢了后到新机到手中间这一周我都只能用回因为基站退网而电话短信功能都用不了的荣耀8青春版,实在是不太方便)然后是外观手感,外观的话没什么可说的(拍出来的外观貌似因为色域映射问题用老荣耀拍出来传过来饱和度就高了很多,颜色比实际浓);手感的话,塑料后盖中款就别指望什么裸机手感了,反正我本身日常是套壳使用。就是个人拿手机食指习惯放靠上位置,Z8这个送的壳在这虚张声势的相机模组周围一圈加了凸起隔离,正好会卡着食指,就开始有点不习惯。不过自带的出厂膜感觉比Neo3那个用起来顺滑很多倒是拍照的话没有照片对比(因为以前拍的还有我辛辛苦苦积攒的表情包还有其他各种信息都因为没有备份随着丢失一起离我而去了),一个主摄和一个凑数的景深,主摄纸面貌似好点,但就是没有广角和微距可能有时确实就比较难受,但这个价格的手机指望不了太多。性能和续航的话,性能田鸡8200自然是比865要强的,实际玩游戏的话比如崩铁只能说我敢把画质一些选项往上开了。发热的话日常感觉偶尔略有温热。充电功率高了就明显的比neo3那个44w快不少。续航的话只能说目前用下来感觉算中轻度使用一天一充还是有余量的差不多简单总结一下吧总的说吧,虽然从Neo系列换成Z系列似乎是个反向升级了,但因为两款手机上市时间隔了三年多,换过来倒也没几个倒退的地方就是,可能主要就是屏幕观感差了吧。 听说Z9要换OLED了,就不知道红米那边还会不会再出LCD的Note13T Pro了,就搞不好去年这几部就是中端SOC的LCD屏机子的绝唱了不过LCD这种比较老的技术因为各种原因被厂商抛弃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