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qny.smzdm.com/202201/26/61f0f374020dd3641.png)
![](https://res.smzdm.com/resources/public/img/close.png)
![](https://res.smzdm.com/resources/public/img/close.png)
![](https://qny.smzdm.com/202201/26/61f0f374020dd3641.png)
《千家诗》是经典的古诗蒙学读本,此书按诗体分类,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选诗通俗形象,诗意浓郁,易于记诵,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精髓。此次出版的《千家诗》为足本,共收录古诗226首,每首诗后附有赏读与集评,供读者多角度品味古诗的魅力。
《四字鉴略/家藏文库》一书,是清初学者王仕云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全书以简洁流畅的四言韵语概述了我国由上古至明末数千年来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迭,朗如列眉,易读易记。韵文后并附有注释和解说,可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典故、人物生平事迹的了解。此书自清初问世以后直至民国时期,一直畅销不衰,成为三百年来众多史学启蒙读物中影响大、流传最广的一部。
《大学》《中庸》作为儒家典籍《礼记》中的两篇,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相传《大学》出于曾子之手,《中庸》为子思手笔,代表儒学谱系之正脉,故此二篇自汉代以来即常被抽出单行。清末学者皮锡瑞指出,《汉书·艺文志》于“礼记”百三十一篇外,已别出《中庸》二篇;南朝梁武帝,不仅作《礼记大义》十卷,又作《中庸讲疏》一卷;到了宋朝,仁宗皇帝更以《大学》赐进士及第者。(见《三礼通论》)《大学》《中庸》义理精微丰富,修身齐家,性与天道,皆在其中,为宋明以来的儒者高度重视,成为他们建构人性论的基础。司马光认为,《学记》《大学》《中庸》《乐记》是《礼记》中 zui 精要的篇章。(《书仪》)程颢、程颐兄弟对《大学》《中庸》二书特加表彰,将之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到了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首《大学》,次《中庸》,次《论语》《孟子》,真正建立了理学的经典诠释文本系统。
明清以来,“四书”为人所诵习之书,《大学》《中庸》尤为童蒙进学之首务,各种解说注释也层出不穷。到了现代,国学复兴,“四书”渐有家弦户诵之势。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坊间出版“四书”今注本极多,各有特色。本书作为笔者一己读书之所得,在古人注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辨析,力求呈现一个平正笃实、切当身心的译注本。笔者的希望是,一般读者不仅由此可以初步理解《大学》《中庸》的文义,也能进而对古代贤人的思想世界有所体认和感悟。
您的账号由于违反《什么值得买社区指导原则》,目前不能发布晒物。
欢迎您为该产品撰写点评,请基于产品本身品质进行讨论。灌水、辱骂、黄牛等内容的留言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 上传图片
图片限5张,5MB以下的jpg、png格式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