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意》绘于1989年,是王沂东早期创作之经典代表。画面意象取自鲁迅1932年所作绝句《所闻》,“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从一位无名少女的视角,以小见大地表达了中国百姓的民族气节,以及对乡土的永恒眷恋。
画中的少女精致梳妆,身着刺绣精美的华服,右手自然垂放。她姿态端庄,目光深邃,深具古典风范。背景化用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清吹”部分:乐妓弹丝吹竹,姿态富于动感。由此,诗的韵律、画的色彩与乐舞的曲调,三种来自不同时代的艺术形式相融相生,然而夜宴上弹奏的是盛乐,《所闻》述说的是悲愤,两种情感在画中少女的面容上被统一,带给观众一种综合的、无比壮美的审美体验。何谓“诗意”?显然,相较于鲁迅,王沂东的诠释是悲悯大于悲愤,伤情之中保有赞颂,满怀希望,生机无限。
不得不说,不论是背景中对于名画乐舞场景的化用,还是少女服装上的华美刺绣,都彰显了王沂东工笔画般的细节描绘能力。同样地,画面明暗光影对比强烈,红、金、黑等色彩相互映衬,形成时空穿梭般的纵深感;观之形神具备,意蕴悠长,油画与工笔的特性交织、升华。
那一抹红,在千年来来的勤恳奋斗中,变得愈来愈鲜艳,一面是苦难,一面是喜悦。她的悲欢离合,就是土地的悲欢离合——在中国的文化里,女性就是土地的象征,红色就是崇高的符号。王沂东把他对土地的深情,寄托在少女寂静的面庞上。无名的少女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丽,她从暗处走向台前,在乐妓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丝竹声中,无声地展示着生命的崇高。
《鲁迅诗意》是王沂东艺术生涯重要分水岭,彼时画家尚未大规模启动他的红色少女系列创作。在这之前,他主要着力于对农村场景的现场式描绘,风格淳朴,乡情真挚;此作见证了他转向鲜明个体图示的过程,预示了他浓郁个人风格的逐渐显现。而贯穿这一转变过程的则是对人物精神气质、心理状态的精细描写,生动地映射出中国山川乡土孕育下的纯粹气质——他后来坚持的道路也证明,少女形象就是抒发乡土风情的最佳载体。
《鲁迅诗意》刻画极尽细腻,不论是引用古代经典绘画,还是将少女置于一个虚幻空间,都是王沂东并不多见的先锋性尝试。其完成度和成熟度表明画家倾注其间的巨大心血,是此一时期难得一见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