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意识流

意识流

中文名 意识流
英文名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名词解释

“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威廉·詹姆斯

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 心理学观点

反省心理学继承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意识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完整的四大意识流学说,对意识流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和分类,意识流指“来自外界或内部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根据意识流内容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信息意识流、情绪意识流、欲望(意志)意识流;根据意识流的来源和形式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四大意识流。人脑(心理)“做梦”和思维的过程(包括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过程)就是意识流的流动过程,如,灵感思维和梦的过程都为:外闯流(内闯流)——内吸流——灵感(梦)。又如,人脑联想的过程就是“内吸流”流动的过程;人脑观察的时候就是“外吸流”流动的过程;人脑思想开小差的过程以及强迫思维、幻听 、幻视、幻嗅、思维插入等心理疾病之症状的过程就是“内闯流”流动的过程;外界的声音、视像等信息意外地进入意识的过程就是“外闯流”流动的过程。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也是由内闯流所引起的,其过程为:内闯流——强迫观念——强迫动作,人脑灵感、直觉、想像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四个意识流之间的切换过程。所以,掌握了意识流知识就可以用来分析梦,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分析和判断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分析和调控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分析人脑的逻辑、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从而提高自己捕捉灵感的能力、想像的能力以及直觉思维能力等,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中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的基础;分析意识流和心理疾病的关系,掌握用意识流治疗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心理疾病的方法。总之,掌握意识流方面的知识无论对心理调控、心理潜能开发或是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 表象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像“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生的唯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唯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驳“人是理性动物”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类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威廉·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马塞尔·普鲁斯特

  • 尚存争议

意识流文学的创作高峰期基本上集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它是一种文学流派还是一种创作方法的问题,长期以来颇多争论。实际上,它难以算作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一方面因为被公认的意识流作家之间在创作上没有沟通,没有发表宣言阐述共同的宗旨,也未形成具体的组织;另一方面,意识流文学发展的时间较长,早在19世纪末,这种方法就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运用,而整个二十世纪世界各国不同时期仍有意识流文学作品出现。这种情况是“文学流派”的概念难以涵盖的。

尽管意识流作家在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普鲁斯特能借助“本能的回忆”,向往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从潜意识中唤起从前的光明画面,留住幸福和快乐;乔伊斯则热衷于表现人的罪恶和兽性,描绘意识活动中充满黑暗和盲目的混乱画面;福克纳的意识流作品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存状况息息相关;而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则具有浓郁的精神幻想和倾向。但意识流作家们在创作中仍表现出一系列根本性的共同特征。

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

表现对象

首先,在表现对象方面,意识流文学脱离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在意识流作家看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仅仅反映了外在的现实和表面的真实,而这个外部世界并不真实,真正的真实只存在于人的内心主观世界。因此,作家应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绘上,写出人内在的真实。从这一文学观念出发,意识流作家把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再是一种描写方法,不再附着于小说情节之上成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手段,而是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意识活动几乎成为作品的全部内容,而情节则极度淡化,退隐在小说语言的帷幕后面。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四个部分——班吉的部分、昆丁的部分、杰生的部分及迪尔西的部分均由不同人物的纷繁复杂、理性与非理性相混的意识流动构成小说的基本内容。

因为意识流文学重在表现人的意识领域,所以作家的叙事角度与传统文学相比也发生改变,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描写彻底转向内心活动的呈现,即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的直接呈现。按照法国叙述学家日奈特《叙事话语》中沿袭韦勒克和沃伦创用的“叙述聚焦”一词划分出的“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等几大类来看,意识流文学多选择“内聚焦”的叙述角度。内聚焦的意思是叙述者与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小说所展示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或某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全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叙述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零聚焦”方式。采用内聚焦的叙述者必须跟着人物走,小说世界的广阔与否全凭人物的视觉来定。人物视点消失,所叙事物的有序性也应中断。例如,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第二章“昆丁的部分”中,就以昆丁叙述突然中断来表明他的自杀身亡。

内容与形式

其次,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这种“随意调度”的本领得自于意识本身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识不断跳跃,不存在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界限,书中内容在时间上颠倒混乱,作者对此不作解释,也不交待,只以变换字体或改换称谓来提醒读者。如小说第一章《1928年4月7日》“即班吉的部分”的一段:

我们顺着栅栏,走到花园的栅栏旁,我们的影子落在栅栏上,在栅栏上,我的影子比勒斯特的高。我们来到缺口那儿,从那里钻了过去。

“等一等。”勒斯特说。‘你又挂在钉子上了。你就不能好好的钻过去不让衣服挂在钉子上吗。”

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我们钻了过去。凯蒂说,毛莱舅舅关照了,不要让任何人看见我们,咱们还是猫着腰吧。猫腰呀,班吉。像这样,懂吗。我们猫下了腰,穿过花园,花儿括着我们,沙沙直响。地绷绷硬。我们又从栅栏上翻过去,几口猪在那儿嗅着闻着,发出了哼哼声。凯蒂说,我猜它们准是在伤心,因为它们的一个伙伴今儿个给宰了。地绷绷硬,是给翻掘过的,有一大块一大块疙瘩。

把手插在兜里,凯蒂说。不然会冻坏了。快过圣诞节了。你不想让你的手冻坏吧,是吗。

“外面太冷了。”威尔许说。“你不要出去了吧。”

(威尔许是康普生家的黑小厮,迪尔西的大儿子。前后有三个黑小厮服侍过班吉。1905年前是威尔许,1905年以后是迪尔西的小儿子T·P·威尔许,“当前”即1928年则是迪尔西的外孙勒斯特。福克纳在小说中用不同的黑小厮来标明不同的时序。)

由于作家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条理和顺序,重新组建时空秩序,如实地呈现了小说人物在感观、刺激、记忆和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感受和意识的动态,所以读者能始终体验作品人物所经历的那个时刻——心理时间。乔伊斯《尤利西斯》最后一章描写女主人公莫莉睡意艨胧的情态,其意识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后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标点符号,不断句,显示出意识流动的不间断性。

文体分类

意识流文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对主人公内心意识活动的忠实记叙,因此本质上可以认为一篇完整独立的意识流文章属于记叙文体裁,但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较为高级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聚的散文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散文来看待。意识流文字先天优势让它更适用于现代诗的写作,以及短篇小说,长篇的意识流小说过于复杂,会加剧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度,让人感觉隐晦以及阴暗。目前的绝大部分意识流文学作品体裁都是小说,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而且很多宗教经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意识流文学由于过于晦涩强调无秩序,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无法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

  • 常见技法

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寻找失去的时间》(一译《追忆似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断然否认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家,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的自然流动。

电影《追忆似水年华》剧照

自由联想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的《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赫赋格曲的结构。

  • 代表作品

1.《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法国

《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是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之作,全书共七部,十五卷。从1905年开始创作,至作者逝世前全部完成。小说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于1913年问世,最后一部《重现的时光》(1927)则是普鲁斯特逝世后才出版的。小说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2.《尤利西斯》(詹姆斯·乔伊斯) 英国

《尤利西斯》(1922)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20世纪现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1904年6月16日广告经纪人布卢姆和他的妻子莫莉、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三人在都柏林的活动情况。这天在文学史上称为“布卢姆日”。小说通过三人一天的经历和各个器官的感受,描绘了都柏林的社会生活全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3.《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 美国

《喧哗与骚动》(1929),它和《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小说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手法讲述三兄弟与他们的姐妹凯蒂母女有关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病态心理。

4.《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

《墙上的斑点》全文就是围绕主人公在家看到自己的墙上的一个小黑点,引发了她对那个小黑点有关的她能想到的一切思绪。这些思绪杂乱,没有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高潮部分等等。只是主人公的一些想法和意识而已。最后发现那黑点其实是蜗牛。

伍尔夫

  • 中国文学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的出现有过两次高潮,一是五四期间,一是八十年代。

1918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意识流特征的小说。有人认为,五四早期的中国意识流文学的来源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以及日本的“私小说”。弗洛伊德的著作在当时已经进入中国,并且对中国作家产生很大的影响。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最早引介弗洛伊德学说的人物。而《苦闷的象征》正是由鲁迅翻译。

1963年香港作家刘以鬯发表的长篇小说《酒徒》被视为华文文学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同样是在60年代,台湾作家白先勇由于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开始尝试意识流小说,包括《香港——一九六0》《游园惊梦》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的意识流文学直到八十年代才重新涌现。

1979年2月,茹志鹃(王安忆母亲)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视为新中国第一篇意识流风格小说。随后王蒙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相继发表了《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这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与创新。同一时期,宗璞《我是谁》、刘心武《电梯中》也是新中国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的代表作品。

1981年高行健发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对西方意识流技巧进行了探讨。同一时期北岛《波动》,李陀《自由落体》《七奶奶》、谭力《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等意识流小说引起广泛讨论。随后中国大陆掀起了意识流文学热潮,出现了张辛欣《清晨,三十分钟》、丁小琦《马兰花,马兰花》、孔捷生《海与灯塔》、扎西达娃《流》、张承志《北方的河》《Graffiti-胡涂乱抹》、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无主题变奏》、陈洁《大河》、魏志远《一种线条》、陈村《死》、张宝发《奇境》等一批具有意识流风格的小说。

从1985年开始,莫言的出现,将中国意识流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他相继发表了《枯河》《球状闪电》《爆炸》《红高粱》《欢乐》《红蝗》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意识流风格的小说,引起文坛轰动。其中《红高粱》成为了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小说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莫言称福克纳为导师,他的意识流技巧也与福克纳相似,多采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镜头描写、多视角叙事、意象比喻等。但和福克纳一样,莫言也并非纯粹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现实主义范畴。

80年代之后,意识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出现在很多作家的作品里,例如王小波、余华、张炜等等。

莫言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