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锯叶棕

锯叶棕

中文名 锯叶棕
别名 锯棕叶,锯棕榈
英文名 Serenoarepens
名词解释

锯叶棕[Serenoarepens(Bartr.)J.K.Small],又名锯棕叶或锯棕榈,属于棕榈科锯叶棕属,是一种常见的棕榈科植物,通常生长在北美洲气候炎热的地区。它是锯叶棕属唯一代表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棕榈植物,同时也可作为观赏植物,供庭院种植。

形态特征

锯叶棕为常青灌木,高3~5m,叶掌状,深裂,宽40~90cm。叶柄及叶沿长刺,“锯叶”因此得名。每年长3~7片叶,每片叶寿命长达2年左右。佛焰花序,长0.5~0.75m,每次可开5个花序,一般开1~3个。每个花序上有几千朵花,小花白色。两性花长5~6mm,有3片白色的花瓣包裹。每朵花有雄蕊6枚,雌蕊1枚。浆果状单核果,椭圆形,直径5~13mm,熟时蓝绿色。

提取物

锯叶棕含有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及其它营养成分,其中2/3的油脂是自由脂肪酸,包括癸酸、辛酸、己酸、月桂酸棕榈酸和油酸。这些物质可食用也可药用。

繁殖技术

锯叶棕果可以通过分类进行繁殖。我们取了80株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锯叶棕果分枝。产生于比较膨大而贮有丰富养料的分叶节上。取分枝直接移栽到土壤里。经过一年的施肥与浇灌,有效株苗为65栋,分株的成话率达80%,但分株生长情况不不是十分理想,与种子繁殖相比,分株移栽的树苗都偏矮小,且叶面偏黄、细。锯叶棕果的开花季节一般在3-5月份,花生于基上部叶腋,在顶端知总状花序:花色较浅,近白色。我们观察超过30多种昆虫可以为锯叶棕果投粉,最主要的虫媒包括气直翅日(包括包括炸蜢、蝗虫、蟋衅及蟑螂等)缨尾目、半进目、同进目、甲虫类、双翅目、膜翅目等。最重要的虫媒仍然是双翅目与膜翅目昆虫,如苍地、蜜蜂,黄蜂等。

科学管理技术

种子采收

11月-12月初,锯叶棕果实成熟后需连果穗剪下,果实阴干后去除小枝梗,随后脱粒处理,将种实摊铺在室内摊铺厚度为15cm,摊晾时间为15d左右,摊晒完成后即可播种。如果选择春季播种的时候,还需将种子同湿沙相混合之后再在室内摊放,博放后上面还需覆盖一层稻草,对种子进行保湿贮存。

整地做床

  锯叶棕果喜爱生长在干燥土壤、阳光充足的环境。自育苗到移种下地后,株苗需要较多的水分,最优栽培方式为混交林模式。苗圃地需选择同水源比较靠近的坡地,或者是土壤肥沃砂壤土、黏壤土,整地后在土壤表面需按照腐熟人类尿62.5kg/hm2、普钙3kg/m2比例施肥,挖好排水沟。耕翻后按照1.4m宽度起垄,条形沟与垄垂直,宽度应在20-25cm。

播种管理

  播种前需要将种子置于草木灰水(60-70℃)内漫泡24h,将种子外蜡质揉去,洗净。整于锯叶棕发芽率低,播种时种子按照750-1050kg/hm2进行播种,种子必须播足。播种后将肥沃土、粪、草木灰混合后盖种。盖种厚度2.5cm.最后覆盖层稻草。待幼苗出土率达到80%以上的时候,每天傍晚揭开盖草,对苗床表面喷水润湿,早上将草重新覆盖。幼苗期的时候需让土壤保持湿润,将杂草及时拔除。

幼苗培育

  待幼苗生长出3片叶子的时候,需对苗木进行移植,移植后苗木行距应在13cmx15cm,土壤需肥沃疏松,移植之后每天傍晚需进行浇水,直到幼苗成活。移植一个月之后,松土追肥。在高温季节需对苗木用遮用网进行遮阴处理。

大苗栽培

  大苗栽培主要是为园林绿化培育大苗,培育过程中需选择远离风口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将三年以上苗木带土球球移栽,起苗时需多留须根,不能栽种过深,叶片需剪除1/2.有条件的需在穴内放置些石块,达到减弱和促进须根发育目的,将新叶长出以后需将老叶及时剪除,培育7年之后出圃。

病虫害防治

对于棕榈科植物来说,椰心叶甲,绣色棕榈象、三角椰子枯萎病、银海枣叶斑病等为主要病虫害,这些病害会导致植株枯萎、腐烂或死亡,对于锯叶棕鲜果来讲,由真菌引起的炭疽病可严重影响鲜果产量,大雨过后,锯叶棕鲜果炭疽病拥有较高发病率。对于较矮的植株对梢部病虫防治可使用500倍的10%氯氰菊酯溶液,200倍的6%虫线清溶液喷全苗,苗期以蚜虫防治为主,使用10-2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30-60公斤喷雾,在结莱鼓粒期,为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可喷施20%氰成菊酯乳油,每667平方米20-60毫升加水稀释喷雾。

注:本名词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0
0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